图-PEXELS

生命中两个基本情感 “爱” 与 “恐惧”,所有的经验与情绪都是这两种情感的演变。焦虑、愤怒、悲伤、抑郁、疑惑、受伤、内疚、羞愧,这些都是基于“恐惧”的情绪;欢乐、幸福、信任、同情、知足、满意,这些则是基于“爱”的情绪。

什么是「温柔」

从定义来说“温柔”是甘心放下自己的权益与期待,乐意投入服务。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有很多这样的例子,比如洪水泛滥的破坏力巨大无比,常常造成无数生命伤亡和财物损失﹔但经过水力发电厂的控制后,洪水巨大的能量就转换成有用的电能,推动文明,造福人类。而“温柔”就好比水力发电厂,并不是限制情绪的发泄,而是进行情绪的管理,将不同的情绪转变为有用的力量能源。

突发的怒气就像是破裂的水坝,足以引发洪水泛滥,可能有短暂、痛快的感觉,但除了造成伤害以外,毫无成就。压力是有原因的,既不能忽视、也不可随意宣泄。若要使情绪发挥最大正面影响的力量,并且不至于因放纵而破坏目标的话,“温柔”是不可少的。温柔并非压抑压力,使压力无出路,而是选择明智地约束自己。

从语源学来看“温柔 meek”出自古挪威语mjukr,意思是“柔软”。当人发脾气时,就会变为紧张。一个生气的人一味地想报复、不肯让步、不讲道理。而“温柔”是“柔软”的,可以避免这种生硬的反应。

但“温柔”的人并不排除坚定的行动,只是当自己的决定和行动会导致“温柔”品格的疏失时,温柔的人就不会坚持己见。

圣经里的「温柔」

温柔的希腊文是 Praus,有“谦和、谦卑自己”之意,好像一只训练有素的动物被主人驯服、听主人命令一般。温柔非一般人所想象中的软弱、优柔寡断、没骨气、失去立场,相反的,温柔是“让神来管理我的力量,是一种希望受到掌管的渴望,并看见他人的利益优于自己的利益。

经上说,温柔是耶稣形容自己的特质之一,耶稣说:“我的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,这样,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”(马太福音11:29)耶稣基督的生命能使到祂面前的人感到安宁,这正是温柔的品格所产生的果效,因此,我们越体会、学习温柔,就越能彰显主耶稣的形象。

若能在学习顺服神的过程中,竭力追求温柔的品格。“但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,追求公义、敬虔、信心、爱心、忍耐、温柔。”(提摩太前书 6:11),就能以温和的态度及敏锐的心与人相处、尊重他人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、不过度固执己见、将主权交给主,得着神的祝福,如登山宝训中所说:“温柔的人有福了,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。”(马太福音 5:5)

温柔是发展情绪智慧

当一个人的拳头紧握时,便无法清楚思考。让我们面对事实,这世上有太多事让人忿忿不平:淘气的孩子、懒惰的员工、鲁莽的售货员,潜在的刺激永无止尽。但是为此而愤怒或浪费精力,值得吗?愤怒对你有任何好处吗?它让你得到了你所想的吗?你付出什么代价? 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。

为了选择新的情绪,你需要选择新的思维。如果你要选择新情绪,你需要注意使用“我”的语言。要主动负起责任说:“我生气”、“我让自己因此事而消沉”、“这主意不错,我会去做”或者“不,谢了,我不要这么做。”当你主动负起责任时,就会感受到情绪选择的力量,并明白自己对于改变的责任。

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:“真正困扰我们的,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,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想法。” 带给我们痛苦的,并不是我们的想法,而是我们对想法的执着。

高 EQ 的人懂得为自己的情绪负责;他相信只要愿意,人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,或許别人能按我们的情绪按钮,但是我们自己却要为自己的心理程式负责。重要的事是改变自己内在的心理,而不是忙着叫别人不按我们的按钮。那样做是把权力给了别人。当你改变思想和内在心理程式时,别人再按你按钮,你也不会因冲动的情绪反应而受制于人。

「温柔」不只是一个人的仪表、态度或个性,而是一种高贵的心灵内涵、属灵品格,是圣灵所结的果子(加拉太书 5:22~23)。「温柔」蕴含着:有节制、肯舍己、能谦卑等属灵美德。这些都不可能仗恃自我肉体所能修炼来的,乃是完全被圣灵管理,透过所遭遇的人事或环境的长期熬炼,慢慢磨塑出来的品格。

文章来源:洪珮文(SCAC青少年部),2021-01-07,由诗巫青少年中心提供。

#温柔 #柔和 #谦卑 #品格 #力量 #圣经里的温柔
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Oldest
Newest Most Voted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