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群体之间将事实、思想、观念、感情、价值观等传递或反馈的过程。沟通是个体与外界相联系的关键桥梁。人若没有适当的发挥这功能,人与人之间就无法达到彼此了解对方内在想法的目的了。 有研究发现,一半以上的青少年表示自己和家人或朋友缺乏良好的沟通关系,主要是表达能力不足。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,自我中心的态度,缺乏同理心、容易生气、没耐性等缘故而导致双方的关系僵硬。
以下母子间的对话并不陌生,也许就曾发生在我们家里:
妈妈: 瀚,你上回告诉我学校有家长日,是什么时候啊?
蜀瀚: 哇,我觉得不只告诉你一次而已咯,都说了N次!
妈妈: Sorry, 我也只问了两次而已嘛,你就再多告诉我一次,很困难吗?
蜀瀚: 自己不记好,我再说一百遍也没有啦!
妈妈: 叫你说一次又这么辛苦吗?那就给我记在白板上呀!
蜀瀚:我说最后一次,X月X 日,你要去就去, 不记得就别再问了!
不知各位看了觉得这是谁的问题? 是妈妈没把日期记好? 还是蜀瀚有“自我中心的态度”又或者是对妈妈说话的语气,态度不佳等等。 因此,在沟通的过程中,我们实在有必要多留意我们的语气态度、说话的内容、用字谴词等等,尤其是当我们想表达不同的意见、想法时,更得减低让人觉得被强烈批评、不认同,甚至是冒犯的感觉,如此方能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。因而,沟通——态度为首,能力为次。
在沟通的过程里,沉默绝非好的选择,我们还需呀耐心聆听,适时回应。倾听时,我们需要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,尽量设身处地,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,才能深入地去理解对方要传递的讯息与重点,达到较深层的沟通。 《圣经》 〈雅各书〉的作者就说:“……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,慢慢地说,慢慢地动怒。” 〈雅各书〉1章19节 旧约《圣经》也说: “未曾听完先回答的, 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。” <箴言〉18:13可见《圣经》也有提及聆听的重要性啊!
如今,人手一机,沟通不用口? 虽然未必有很大的坏处,不过凡事太过依赖电子产品作为沟通媒介,还真的会削弱了口语的表达能力,渐渐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。如今,我们是否将太多的时间专注于智能手机上,比起人与人的沟通相处,人跟手机的相处时间占跟多的比例。青少年也得留意与家庭成员的互动,如果发现与家人有隔阂或代沟,就要动脑筋想法子化解。如果面对面说不出口,这时再考虑透过电子产品来表达还不迟呢!
其实,有部分的人相当缺乏沟通能力,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、家庭生活、工作表现等等。青少年之所以沟通能力弱、不愿多说话原因大致有五:
- 家庭的影响: 父母可能其中一方或双方极为沉默寡言,或是忙于工作,很少跟他说话导致他不善言辞, 因此父母不可忽视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。
- 缺少朋友:有的人不容易表达自己,又或是不主动交朋友。慢慢地,缺少朋友与不愿多说话就成了恶性循环,大大地影响他的人生。
3. 缺乏信心:也有的人因自我形象不够健康,致使他对自己缺乏信心,深怕说错话会惹来耻笑、 责备等原因,久了就变得没有勇气去表达内心的想法。
4. 认知的影响:有的人对世界抱着过度负面的人生观,认为人类都是可怕、狡猾、虚伪,为了免受伤害,于是就选择了让自己与世隔绝,以为只做好份内事就好。
5. 缺乏话题:“我张开□都不知道要说什么?”常有少话的人如此抱怨。 他们在人前无法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,原因之一是缺乏话题。其实,话题可藉由多阅读、多聆听、多观察、多思考而让自己更进步。因而,天文地理、神学信仰、时事新闻、幽默笑话等都可以是随手拈来的话题,只是少话的人可以多做事前准备。
其实,沟通还真需要“多练习”。有沟通能力的人可以使自己获得他人的支持与理解, 同时可以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的能力。 人若意识到自己缺乏沟通能力, 则应多了解自己沟通能力原因不佳的原因,并且采取行动、多加努力,比如说参加一些□才训练班、多阅读以丰富自身内在的思想与内涵、主动参与一些社团活动、主动交友等等。
文章取自121期青春路
